九三学社遵义市委:
贵委委员提出的关于《关于进一步推进我市茶产业健康发展的建议》(第51147号)已收悉。感谢贵委委员对我市茶产业健康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变单一的支持发展面积向发展和巩固、提升茶园标准化转变。
2006年,遵义率先提出了建设百万亩茶叶工程的意见,2007年、2012年,遵义市政府出台了《中共遵义市委、遵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百万亩茶业工程的意见》(遵发[2007]10号)文件,《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意见》(遵党发[2012]18号)及2014年出台了《遵义市贯彻落实贵州省茶产业三年提升行动计划实施意见》政策文件,茶叶主产县各级政府高度重视,认真贯彻落实政策文件精神,抢抓机遇,采取有力的措施,实现了茶叶面积快速发展。至2013年遵义市茶园面积已达152万亩,在2007年(37.3万亩)的基础上净增114.7万亩,年均增加近16.4万亩,茶园面积跃居贵州省第一,全国前列;但对推进茶叶标准化建设进程比较缓慢,2016年底,无公害认证茶园114.249万亩、有机认证茶园10.075万亩、绿色食品茶园0.9万亩,分别占茶园面积的55.3%、4.88%、0.43%。为了实现从规模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的快速转变,我市将大力推广茶园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茶园防冻抗旱等技术,加强茶园肥培管理,提高茶园专业化水平,2017年新增无公害茶叶产地认定面积40万亩以上,使“三证”认证茶园达到165万亩以上,占总面积的80%;至2020年,全市茶园“三证”认证达100%,实现茶园面积全覆盖。加强与联合利华合作,开展雨林联盟认证,力争2017年完成1.5万亩茶园进入雨林联盟认证体系。发挥现有茶园面积优势,套种桂花、木槿等深树木,培植杉、棕、苦楝等防护林和行道树,撒播除虫菊、黄花菜、三叶草等草种,合理搭配乔灌草等品种,形成富有层次感的复式栽培,使茶园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完善茶区基础设施,建立晴雨通畅道路,完备蓄水排水系统;建成生态环境质量好,保护天敌、培养生物多样性等多功能综合利用的茶园50万亩以上。对于茶叶面积已达到200多万亩,茶叶加工企业及大户1500多家的遵义来说,中小企业加强标准化工作已是刻不容缓的任务,以宣贯会议、技术培训、制茶斗茶赛等形式宣贯标准,确定贯标企业659家,制作实物标准样分发贯标企业,按标生产、对标检验。推行新标准,倒逼企业调整茶青原料结构,改进加工技术工艺,推动高温杀青,提高茶叶香气,凸显贵州茶特有品质。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已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行业特点加强茶叶标准化体系建设及加工技术改造升级,提高茶叶生产清洁化、标准化和规模化水平。
二、加大企业扶持的力度。
各茶叶主产县在做大基地规模的同时,高度重视加工和销售链条中出现的瓶颈问题,通过土地优惠、贷款贴息、政策奖励等一系列措施,培育龙头企业;强化招商引资,推动加工企业集群集聚,初步形成大中小并举的企业集群。近年来,引进来自浙江、福建、江苏、四川、云南、广东、贵州及省内周边地区的企业筑巢预计60余家,固定资产投入约15亿元;同时,2014年出台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实施意见》([2014]31号)文件政策,鼓励本地茶企改建现有加工设备,以及其它行业企业和个人新建茶叶加工厂,加快了产业发展步伐。2006年发展茶产业初期,我市仅有加工企业41家,且(销售额500万以上)规模企业仅有7家,年加工能力仅有1.5万吨左右。2017年6月底,全市有注册企业712家,其中:湄潭县403家,凤冈县143家,正安县78家,道真县40家,务川县19家,余庆18有,其他市县区11家;有合作社276家,湄潭县78家,凤冈县52家,正安县35家,道真县45家,务川县18家,余庆县44家,其他市县区7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6家、省级龙头企业47家、市级龙头企业64家。加工大户581家,全市加工能力15万吨以上。实现加工从手工、半手工、半机械向自动化、清洁化加工生产线转变。虽然我市茶叶加工能力提升较快,但加工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一是产能不足,除湄潭、凤冈基本能满足原料加工的要求外,普遍存在加工企业偏少的现象。二是设备不配套,主要体现在加工机具和市场适销产品相匹配的问题,如一芽一、二叶扁形茶的生产、香茶的生产,CTC红茶的生产等。三是清洁化生产,除规模加工企业外,多数小型加工厂在实现茶青“不落地”生产还有较大差距,也带来质量安全隐患。四是标准化生产,不严格按照标准加工,无操作技术规范、凭经验生产、不注重过程管理等普遍存在。在下一步工作中,将引进和培育壮大经营主体,形成大中小并举的茶叶加工企业集群,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组建大型企业(集团)和产销联盟,推动茶叶的清洁化、标准化、规模化、智能化生产。重点扶持500家小型加工厂向标准化加工厂转型升级,努力培育20家精制和10家精深加工企业,实现初加工能力15万吨,精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精深加工能力达到10万吨以上。到2020年,全市加工企业集群达到1000家以上,加工能力15万吨以上;全面打造2-3个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及知名品牌,力争1-2个企业包装上市。
三、加大品牌推介力度。
以品牌为主导,以市场为重点,积极创新方式开展茶产业宣传推介。举办相关推介活动,进一步扩大茶叶消费。目前,我市正集中精力打造“遵义红”、“遵义绿”两大市级公共品牌,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下一步将加快两大公共品牌使用企业授权力量,授权企业数占到本区域企业总数的30%。同一品牌授权企业,实施“同线同标同质”工程。以万人品茗和参加当地茶博会为抓手,持续坚持对北京、上海、山东、广州、深圳等目标市场,新增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常态化宣传推介。在“贵州茶一节一会”、全国手工绿茶制作技能大赛、北京国际茶业展、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遵义茶文化节茶、生态文明会、茶人会等重大活动节点,持续宣传遵义茶。“五一”、“十一”等节假日旅游景区品茗常态化。将省外的宣传推介与促进渠道落地紧密结合,支持茶区、地方政府、龙头企业,抱团到目标市场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建设遵义茶的营销窗口。争取对口帮扶城市支持,促进营销渠道在帮扶城市落地。推动茶酒姐妹篇。深化与省外遵义商会合作,依托黔货出山,推广遵义茶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茶文化“六进”活动,推进茶叶全面进入景区、酒店、特色餐饮连锁店、高速公路沿线加油站服务区超市、社区超市、社区农产品市集等。打造一批富有产品优势、地域特色、民族文化浓郁的茶文化茶旅游项目,促进推进茶旅游、茶文化融合。继续通过央视、网络、参展参会等多种方式宣传“遵义茶”品牌。组织企业参加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举办的国际茶博会(展);组织企业,以一带一路“丝绸之路·黔茶飘香”活动,重点开拓重庆、成都、西安、兰州、西宁、山东等绿茶市场;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市政府驻外办事处在国内一线城市开设较大规模的“遵义红”特色产品旗舰店(体验店)。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强化宣传,大力开展电商业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充分发挥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做强绿色产业文章,丰富茶文化资源,走茶旅一体化协同发展之路。继续扶持龙头企业,市政府驻外办事处在国内一线城市开设较大规模的“遵义红”特色产品旗舰店(体验店)。充分利用现代媒体,强化宣传,大力开展电商业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发展,充分发挥遵义红色旅游资源,做强绿色产业文章,丰富茶文化资源,走茶旅一体化协同发展之路。
四、加大对茶叶产销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开展茶叶技术培训和资料宣传,指导农户科学用药、科学用肥,并随着农户在生产意识和经济意识上的提高,在生产方式上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单一施用化肥(尿素)向有机肥、茶叶专用肥、复合肥方式转变,二是过去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向物理防治(杀虫灯、粘虫板)、机械防治(采摘、修剪)、生物防治,以及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转变。在组织方式上形成了“3+1”模式,一是企业自产自销、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三种成功模式,二是农户自管自销模式。前一种生产组织方式基本实现了“五统一”(管理、物资、时间、采摘、收购),生产组织方式科学有效。农户自管自销模式在我市还占有较高比例,尤其在偏远和基础比较落后区域,茶叶生产的组织方式有待提高和转变。通过以下四个方面取得的经验和成效,使茶叶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得到提升和转变。一是各县在镇(乡)或村已开展了茶树栽培及管护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土壤肥培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发放茶叶病虫害和农药使用清单手册资料进行宣传。二是县(乡镇)技术干部,甚至个别乡镇聘请技术辅导员,开展和指导农户进行科学施肥、科学防治的服务工作。三是通过采用村民(村民组)自治办法,有效推动了组织方式的转变。如凤冈县田坝村茶园面积达3万余亩,通过制定“村规民约”组织方式取得很好效果。四是通过项目扶持措施,把千家万户的茶园组织起来,提高茶叶生产的组织化水平和能力。如湄潭县茶产业发展中心组织湄江镇等9个乡镇的18家企业的茶园基地2.0万余亩进行统防统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五、加大基础设施扶持力度。
随着茶园面积的增加,围绕茶园规模,在相对集中达一万亩以上配套建设一个茶青交易市场,至2017年6月底,全市共建茶青交易市场近100个。除湄潭、凤冈两县茶青交易市场基本能满足茶青交易需求,茶区基础设施较完善外,正安、务川、余庆、道真4个茶叶主产县茶青交易市场不足,茶区基础设施不配套。因此,整合交通、水利、发改、财政、建设、扶贫等部门项目资金,补齐茶区水电路网等基础建设的短板,并加大对正安、务川、道真、余庆四主产县及仁怀、习水等非主产县茶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完善茶区基础设施,建立晴雨通畅道路,完备蓄水排水系统。减少茶农、茶企运输、管护等成本,提高茶农收入。在茶旅一体化景区,配套完善茶旅游酒店、交通、文化娱乐、体育疗养等旅游基础设施。
六、实施重点突破战略。
近年来,茶叶主产县通过出台土地流转政策,扶持企业、合作社和农户,以土地租金、茶青采摘与管护务工收入、合作社分红等为利益链接机制,形成了专业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等多种新组织形式,茶园规模实现了从零星、分散栽培到以业主、企业为主体的规模化、标准化开发的转变,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直接流转土地建设茶园34万亩、加入合作社的茶园面积82.63万亩,种植15亩以上茶园的家庭农场12331个,专业合作社265家;2016年全市已建成30万亩以上的规模县3个、10-20万亩的规模县有3个;一万亩以上乡镇57个、村25个,并形成以湄潭为主发展名优茶产业带,以凤冈为主发展锌硒茶产业带,以正安为主发展高山云雾茶产业带,以道真、务川为主发展仡山硒锶茶产业带,以余庆为主发展名优绿茶和苦丁茶产业带等六县为重点发展区域。下步茶产业发展中,通过推广六盘水“三变”经验,引导农户茶园通过入股等方式,向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集聚,让茶园资源变资产,让茶农变股东。以标准茶园建设为抓手,促进茶园提质增效,有序推进茶园基地标准化建设,每个主产县建一个面积1000亩以上的试点,示范推广;整合林业部门绿化造林资源,种植茶园行道树、遮荫树,建立完善“林中有茶、茶中有林”以及“乔、灌、草”的立体茶园生态系统。
七、注重茶文化、茶旅游的有机结合,加快茶区的转型升级。
目前,遵义市建成了贵州省茶文化生态博物馆、茶工业博物馆,出版了《茶的途程》等一批茶文化丛书,拍摄有《飞跃茶海》等茶产业宣传片。依托生态优势,打造完成了天下第一壶、茶海风光、茶桂风情等茶旅景观。凤冈的田坝,湄潭的中国茶海、核桃坝、七彩部落、田家沟,湄潭翠芽270景区,余庆的二龙,道真的关子山等基地,都充分体现了茶与生态、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呈现出一片新农村欣欣向荣的景象,成为茶文化及茶旅一体化发展的亮点。随着茶叶行业发展规模不断壮大,依托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以民风民俗等茶文化为内容,充分挖掘茶文化资源,鼓励和支持茶文化创意创作,大力普及茶文化,让茶文化成为遵义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茶文化培育成遵义的新优势。支持文化机构、民间力量、企业,挖掘整理遵义茶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深刻精髓,编撰出版一批黔茶文化书籍。支持湄潭民国中央实验茶场旧址的保护与利用;大力支持行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壮大成为茶产业宣传推介、行业自律和茶文化传播的主体力量。鼓励支持文艺组织、文化企业、文艺工作者开展茶文化文艺创作,出版发行一批茶文化题材的音乐(歌曲)、曲艺、散文集、长篇小说、影视作品等。创新茶馆经营模式,丰富茶馆经营业态,培育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茶馆,传播黔茶文化。将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完善旅游公路、步道、茶区文化墙、茶文化主题酒店、主题公园等,加快茶产业转型升级。市委、市政府已经提出要打造“一心一圈三线”的旅游发展格局,其中“三线”中专门提到把东线湄凤余打造成贵州第一、国内一流的茶文化休闲养生精品旅游线,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东线的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品牌打造和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效果明显。凤冈茶海之心景区、湄潭·中华茶文化博览园、湄潭茶海休闲度假景区列入了全省“100个”旅游景区,加快推进了东线茶文化精品线的发展,加快茶区的转型升级。如2013年-2016年,茶海之心景区签约项目资金50000万元,2017年1月-6月,完成投资14000万元,景区收入28800万元,接待游客人次93.56万人次。
八、进一步加大对茶叶实用技术技能的培训力度。
茶叶产业链涉及基地、加工、品牌、市场、营销、文化等方面,而且规模较大,对综合型人才需求很大,各方面的人才不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因此,在快推进茶业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的同时,要加强茶业人才队伍自身建设,提高茶业人才的综合素质 把现有茶业人才的培养、培训和再提高工作与吸引外来人才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着力抓好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人才属复合型人才,既要懂技术,接下来还要学销售、建物流、懂顾客(线上线下、大顾客、小买家都能照顾到),更要懂管理。鼓励有条件的茶叶生产加工企业组建科研和技术研发机构,推动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鼓励茶叶加工企业与省内外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技术推广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协作关系,通过研发、引进和推广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自主研发和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转化。定期举办茶叶种植、加工、销售等专业培训班,培养一批种茶制茶能手和营销管理人员。大力开展茶艺师、茶叶加工技师、评茶师(员)资格认证,提高茶叶产业从业者素质。每年对茶产业优秀经理、经销商、技师(加工、审评、茶艺)给予表彰奖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