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继讯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建议》的提案收悉。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您在提案中指出我市发展现代农业存在的客观条件和制约因素,并针对性地就如何发展现代农业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我委收到提案后,会同市直有关部门认真研究,并结合当前我们正在奋力推进的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工程抓好落实。
首先,向您通报一下我市农业工作的简要情况。“十三五”以来,我市明确提出发展遵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提出了未来一段时期遵义农业的发展方向和基本战略。近年来,全市各级农业部门深入贯彻中央、省、市农业农村工作部署,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题主线,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市农业各项工作都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是农业主要指标取得重大突破。2016年我市实现农业增加值385.5亿元,同比增长5.7%,占全省(1860亿元)的五分之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109元,同比增长9.3%,高于全省平均水平(8162元)近2000元。
二是遵义新形象更加彰显。连续高标准承办了“贵州茶一节一会”和“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中国蔬菜流通协会辣椒产业委员会”落户遵义。遵义农业新形象更加彰显,遵义农业发展成效得到各界的高度肯定。
三是农村改革亮点频频。全市土地确权工作完成进度80%,全市土地流转面积200余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0%。全面开展了“三变”试点,涌现了诸如播州区“三变”+现代农业园区、凤冈县“土地流转+‘三变’”创新土地流转模式以及“三资转换”等改革经验。特别是湄潭县首创的“确权定资产、确员定身份、确股定归属、确管定经营、平台定市场”的“四确五定”改革试点成果得到了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充分肯定,其做法被农业部编入《农村改革试点试验调研报告选编》,并送中央领导同志审阅。
四是经营体系持续完善。全市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达到88000多个(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56家(国家级9家,省级12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82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21个、省级示范社24个、市级示范社183个;家庭农场886个,种养大户近8万户。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10万亩。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增多,经营体系更加完善,“谁来种地”问题正在逐步破解。
五是“接二连三”成效显著。着力推动农业加工业发展,延长农产品附加值和产业链条,去年农产品加工企业总产值达到346亿元,同比增长21.4%。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总数达到52个,全市县级以上园区总数达到125个。启动的96个农旅一体化示范点有半数建成开园,接待游客突破7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18亿元。农业园区和农旅一体化示范点正逐步成为我市农业主导产业集聚的功能区,观光、休闲农业的示范区。
六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目前遵义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企业有近600家、产品700余个、产地认证800余个,认证面积达600余万亩,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个。创建了湄潭翠芽、兰馨、茅贡米业等19个件“中国驰名商标”、100余个“贵州省名牌产品”、170余个“贵州省著名商标”。
总体看,我市农业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但正如您的提案中指出的,我市属于山区农业,受到自然地理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较大,农业现代化水平和程度与先进地区相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当前我们需要结合我市农业实际,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山地特色农业,进一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关于您提出的建议:
一、关于农业发展资金问题的建议
您建议通过申请外国政府贷款的方式帮助解决农业发展资金问题。根据我市农业发展实际和调研会商情况来看,当前我市通过此方式筹集资金还不成熟。以色列现代农业举世闻名,发展方式十分先进。按照市级安排,将组织团队到以色列考察学习现代农业发展先进经验。同时,我市农业发展资金瓶颈也正在逐步破解,一是在当前脱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各级资金都在向“三农”领域集聚,中央、省均出台政策支持县级统筹整合资金用于脱贫攻坚、用于农业产业发展。二是随着农业创业大时代的来临,当前往农业领域的资本、资金进入更多了,各种形式的围绕农业农村的创业更多了,不论是农村电商等虚拟平台还是发展种养殖业、加工业、休闲农业等实体经济的经营主体更多了,通过招商引资、政策引导让更多的资金进入农业发展领域,进一步缓解了农业发展资金瓶颈。当前的关键是如何用好资本资金,通过改革方式创新体制机制,让农业农村领域的人力、物力、财力发挥出更大的效力。
二、关于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议
近年来,全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烟水配套工程建设、田间农艺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农机具购置补贴及小康村建设“六项行动计划”等项目的实施,农村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田间农艺设施和耕地条件得到了改善,提高了农艺和机械化耕作水平,农业综合生产和抗灾害能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装备水平得到了提高。
当前全市整体交通大环境已经得到较大改善,已实现县县通高速,更好地融入贵阳市和重庆市。火车直达京、沪、穗等大城市,遵义新舟机场开通了北京、上海、昆明、西安、三亚、杭州等二十余个大城市航班,遵义茅台机场即将建成通航。2017年我市高铁时代即将到来,便利快捷的交通条件,通江达海,为我市形成了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等形成的沿海沿江沿线经济带为主的纵向横向经济轴带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给我市农产品销售带来巨大的商机和市场。
但在偏远地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未来几年我市还将在基础设施上下大力气。根据我市“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我市将在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方面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计划要建成高速公路746.26公里,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总里程达1800公里以上,基本形成“五纵五横七联二环”的骨架公路网;建成国省干线提等升级改造里程2262公里;县乡道改造里程达1871.3公里;建设撤并建制村通村硬化路16794.8公里,继续实施建制村通村沥青(水泥)路3061.55公里。
三、关于农业金融保险支持的建议
农业发展易遭受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影响,特别是对贵州、遵义这样的山区农业尤为显著。2017年,我省出台了《贵州省2017年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黔府金发〔2017〕6号),进一步健全了保险险种,给予农户更多的保障。
政策性农业保险险种包括中央财政保费补贴险种和地方特色试点险种两大类,我省开展的中央财政保费补贴的险种包括水稻、玉米、小麦、油料作物、马铃薯和糖料作物等种植业保险,能繁母猪、育肥猪和奶牛等养殖业保险,公益林和商品林等森林保险。2017年,在政策性农业保险方面有了更多的利好政策,比如降费率、提保额,增加险种和财政补贴等,同时保险流程也更加规范简化。
年初以来,市级和各县(市、区)按照省级文件的精神,也同步出台了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方案,全面开展实施了我市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目前全市已经承保育肥猪猪保险2.6万头,承保能繁母猪保险约3.5万头,其他养殖业承保保险9万头,生猪价格指数保险6.6万头;承保水稻保险113万亩,玉米保险45万亩;全市承保森林保险1184万亩,其中公益林面积1083万亩;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主要完成辣椒种植保险5.3万亩、中药材种植保险0.5万亩、茶叶低温气象指数保险3.8万亩,启动了高粱种植保险22万亩。
同时,在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基础上,我市结合实际,和有关金融机构对接准备开发其其他农业保险品种和领域,目前已经拟定了《遵义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分公司战略合作协议》,待市政府审定后组织实施,双方就地方特色优势农、林、畜产品等灾害保险,创新特色农业保险产品,开展价格保险、天气指数保险、产量保险、产值保险、收入保险等方面开展合作。
四、关于加强农产品品牌意识的建议
发展现代农业的最终目的的如何把产品卖出去,如何拓宽销售渠道,达到增收的目的。同时,当前消费群体对文化、生态、健康等要素的需求明显提升,对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省委、省政府正在大力推动建设“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大省”,我市近几年正大力贯彻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以“三品一标”认定认证和品牌打造为抓手,大力实施农产品品质品牌提升行动。
目前正在开展几方面的工作:一是狠抓“三品一标”认证。今年全市计划新增“三品一标”认证种植业面积230余于万亩已经分解到各县(市、区)正在大力开展该项工作。二是着力品牌培育和宣传,当前我市正在组织将茶叶的“遵义红”、“遵义绿”、“遵义大树茶”等公共品牌进行申报并收归实际管理,同时加强力量把“湄潭翠芽”“凤冈锌硒茶”“黔北麻羊、大娄山”等公共品牌进一步培育壮大,同时在蔬菜、辣椒、生态畜牧业等重点产业上再创建一批公共品牌。另一方面要多点开花抓,围绕绥阳金银花、黔北黑猪、桐梓方竹笋、朝天椒、山珍宝(刺梨)等地方特色品种进行梳理,在中药材、竹、特色水产、粮油等特色产业上培育一批知名品牌。三是狠抓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2017年要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全市覆盖。四是要加快标准制(修)订。组织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配套制定、修订和完善一批质量标准、规范和生产技术规程,构建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各地要根据本地区实际,制定1个以上特色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
“十三五”以来,全市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2017年全市以绿色农产品“泉涌”行动为抓手,调结构、转方式、促改革,切实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在下步工作当中,我们将围绕既定目标认真抓好落实,加快推动我市农业现代化进程。
再次感谢您对我市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