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民政府:
王晓娟代表提出的《关于推进农业园区发展的几点建议》收悉。感谢其对我市农业园区发展的关心和支持。现就建议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市农委为切实答复好王晓娟代表提出的建议,在遵义市人大农经委的指导下,我委办理人员充分征求了市编办、市财政局、市扶贫办和相关部门有关科室的意见,并和王晓娟代表进行了沟通。
首先,简要介绍遵义市农业园区建设推进情况:
至6月底,全市在建县级以上农业园区达155个,其中省级园区56个、市级园区9个、县级园区90个。共入驻企业达979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数13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829个,家庭农场278个。元至6月,我市155个园区共完成投资93.5亿元,实现总产值133.9亿元(其中,一产产值72.9亿元,二产产值34.9亿元,三产产值26.1亿元),总销售收入117.4亿元(其中电商销售收入7.2亿元);56个省级园区完成投资76亿元,占年计划125亿元的60.8%,实现总产值118亿元(其中,一产产值62.6亿元,二产产值32.8亿元,三产产值22.6亿元),占年计划200亿元的59%,总销售收入105.6亿元(其中电商销售收入5.8亿元),占年计划170亿元的62.1%。园区省级以上优质农产品品牌达234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面积125.8万亩、32.5万头、14.2万只、415万羽;从业农民达82.3万人,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达6.4万人,上半年园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43元(调查数),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园区2016年脱贫人数达108767人,现有易地扶贫搬迁人数12114人。在155个农业园区中,主要从事种植业或养殖业的园区有28个,一产二产融合发展的园区有15个,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园区有65个,一产二产三产融合发展的园区有47个,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的园区有122个;在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园区中,与休闲旅游融合的有121个,与民族文化、体验农业、红色文化等融合的有59个,与体育运动融合的有31个,与科普教育基地融合的有48个;使用物联网管理的园区达52个,管理面积达17.4万亩、35.7万平方米,有电商348家。同时,全市先后启动了103个农旅一体化示范点的创建,到6月底,共累计完成投资177亿元,现有77个示范点初步建成,上半年,示范点旅游人数达370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10.5亿元。
关于代表提的建议:
一、关于机构建设。目前,全市有10县、区(市)设立了单独办公的农业园区管委会或园区办,其中:播州区、湄潭县农业园区管委会为副县级事业单位,凤冈县、余庆县、务川自治县、正安县、道真自治县、赤水市、绥阳县农业园区管委会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独立办公的仁怀市园区办为临时机构。红花岗区、汇川区、新蒲新区、习水县、桐梓县成立了农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牧(水利)局,南部新区还没有工作对接的机构。机构设置,各县、区(市)根据自身的情况,按程序报遵义市编办,正科级机构的编委会都进行了审批。
仁怀市属省直管,2016年4月,仁怀市编办将成立仁怀市农业园区管委会的报告上报省编办,省编办未批准,理由是省里没有文件明确一定要单独成立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管理机构。
市农委作为农业园区业务指导部门,主要领导多次指出,各县、区(市)农业园区管理机构,还是和农牧局整合或合署办公比较好,这可充分利用农牧局人财物等各方面的资源。
据了解,播州、湄潭为副县级机构,也是最早成立的农业园区管理机构,是按原市委主要领导的意见进行成立的。正科级机构设置,市编制委员会通过即可;副县级机构设置,需市委常委会通过,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难以达到。
二、关于资金和政策。农业园区建设,省里每年都安排了专项资金,2016年1亿元,2017年9000万元,按照因素分配法、竞争立项等方式,支持部分省级农业园区建设,近2年,遵义市每年有4个园区获省专项资金支持,金额1000万左右。2017年国家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导致减收较多,遵义市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农业园区专项资金由2014年的1600万元减至2017年的200万元。在农业园区创建中,基础设施建设,各地主要是财政投入和整合部门项目投入。近年省出台的全省农业园区建设工作方案中,都要求有关部门的基础设施、美丽乡村、退耕还林、石漠化质量、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重点向农业园区倾斜,贫困县按照国办发[2016]22号文件统筹整合重组涉农专项资金,投入农业园区建设。农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客观上也是整合了部门项目的投入。元至6月,全市56个省级农业园区完成投资76.19亿元,其中:以县为主的各级财政投入10.23亿元,整合部门项目资金投入7.28亿元,银行贷款投入3.97亿元,经营主体自筹投入(含招商引资)51.2亿元,其他投入3.51亿元。关于招商引资,由于项目的落脚地在各县、区(市),因而各县、区(市)政府根据自身实际,出台了各自的优惠政策,优惠政策中,最大的优惠政策是“一事一议”政策。市级层面,相当于省派出机构,出台不了税收、用地等优惠政策,加之近年市级财政收支矛盾十分突出,除保民生的刚性支出外,没有财力支持农业园区建设。今年3月份,市委市政府拟出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市委政研室在多次征求各部门的意见后,由于受各种原因的限制,目前仍未出台。
三、关于土地流转补助政策。2014年至2016年,市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2000万元,对农业产业化土地流转规模在300亩以上且地块连片集中的经营主体,连续三年实行土地流转费奖补,每亩补助不超过600元,市、县两级对等补助。2015年,根据原市委主要领导的指示,从国债资金中安排5000万元,分两年(2015年、2016年)对农旅一体化示范点土地流转规模在500亩以上且相对集中连片的经营主体进行补助,每亩补助不超过600元,市、县两级对等补助。因财力减收的影响,2017年初,在财政审核各单位提出的预算中,取消了产业化土地流转和农旅一体化土地流转这两项预算。
四、关于贷款贴息。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每年贴息资金能从省里争取500万左右的企业贷款贴息,支持方向是以产业为主。市农委每年能从省里争取200万左右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贷款贴息,支持方向是向园区发展好的企业倾斜。扶贫贷款贴息2016年开始该政策就停止了。由于市级财力有限,市本级财政一直没有安排过这样的资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