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要闻 > 通知公告
遵市农提复字〔2016〕1号(第4505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字号:

 

                                                           遵市农提复字〔2016〕1号                            签发人:史忠辉 

 

  遵义市农业委员会对市政协四届五次会议 

  4505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 

    

  九三学社遵义市委: 

  你委提出的关于《加强和规范我市农资流通市场管理》的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市农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就提案提出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我市农资流通市场管理方面的工作情况 

  正如提案中所说,随着农资经营市场的逐步放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个体经营日益增多,农资经营市场管理困难逐步增大。尤其是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部分农资经营行政许可的取消或下放,以及当前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高度发展,导致农资流通市场管理更加困难。市人民政府所属的市农委等农资市场管理部门,十分重视农资流通市场管理,通过多种措施,努力推进了我市农资市场规范经营。 

  一是加强业务培训,提升从业水平。市、县、镇(乡)农业部门每年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入户活动,并通过召开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签订合法经营责任状(或承诺书)等形式,对农资经营企业(户)和农资使用者开展农资经营和科学使用培训,督促指导经营者、使用者建立健全经营、使用台账,保存好进、销票据,维护好自身利益,促进农资市场规范经营和农资科学使用。仅今年上半年,全市农业部门就组织宣传活动和培训会47场次,印发各类农业法律法规宣传资料22.25万份。 

  二是加强行业管理,推进合法经营。将法律法规还保留的“兽药经营许可权”、种子经营备案等行政权力下放到县(市、区)级农牧部门,从一线加强经营管理。对于法律法规已取消经营许可权的农药、肥料、饲料等农资经营市场,则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强化行业管理,推进合法经营。今年以来,全市农业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8402人次,检查市场2633场次,检查企业200个次。 

  三是建立执法机构,强化查处力度。根据省政府安排,全市于2004年同时成立市、县两级农业综合执法机构,截止目前,全市有农业综合执法机构15个。10余年来,我市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始终在全省保持领先水平,案件查处力度逐年加大。2010年至2015年,全市一般程序查处案件1739件,查获不合格农资产品77020公斤,向公安机关移送了一批农资经营涉嫌犯罪的案件,申请法院强制执法了一批案件。仅今年上半年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0件,结案109件。通过案件查处,有力地震慑了违法经营行为,起到了查处一起、教育一片的作用,推进了农资市场的规范经营。 

  四是规范经营场所,引导集中经营。市、县两级商务、规划、工商等部门充分发挥行业管理职能,在中心城区和县城区,引导农资经营企业(户)集中经营,规范农资经营场所。目前,中心城区已形成了赖壳山农资市场、沙河小区农资市场、松桃路农资市场,另外新雪域农资市场正在形成。各县(市、区)也形成农资经营相对集中区域,如正安县集中于北门农资市场,绥阳县东门农资市场、湄潭县通恒农资市场等等。 

  五是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和行业协会自律作用。供销合作社历来是经营化肥、农药、种子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主渠道,对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遵义市供销社系统发展农资经营企业27家、农资配送中心63个,农资连锁经营网点3000余个,农资市场占有率达80%以上。全市供销社系统2015年累计销售各类化肥469376吨,销售各类农膜1191吨,销售各类农药4959吨。2010年市供销社牵头成立了遵义市农资流通行业协会,6年来全市共成立各级农资行业协会20个。行业协会自成立以来,开展了农资经营系统的行业自律,促进了农资流通经营行业的规范经营。 

  虽然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农资流通市场管理上仍然存在如提案中所列举的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正是我们正在努力解决和引导解决的。 

  二、关于加强和规范我市农资流通市场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执法力量,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加强农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一直是农业部门的努力方向。省、市、县三级每年均会以多种方式对执法人员开展培训,今年市农委于3月18日就举办了一期全市农业综合执法工作培训会,培训业务骨干共55人,并已选派9人参加农业部、省农委举办的执法培训。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造就一支“素质高、能力强、作风硬、能战斗、形象好、人员相对稳定”的农业执法队伍。市政府十分重视农业执法工作,已于今年将农业执法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今年市财政预算了农业执法经费20万元,已实际拨付16万元。在车改中,市政府为市农委保留了5台执法执勤车,确保了农业综合执法中的交通、通讯、现场勘验和案件查处等必需的设备和条件。 

  (二)加快农资流通市场规划,建设科学、功能完备的专业市场。我市已在《遵义市中心城区商业网点规划(2009-2020)》中,将农资市场规划于龙坑片区,主营种子、农药、化肥、农机设备等,面向周边乡镇,以批发为主。农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也可优先选址于阁老坝物流园区。 

  (三)严格农资产品入市备案制度,堵住违规农资产品的源头。2004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农药、肥料、饲料等农资产品经营许可制度已取消。目前,种子按新《种子法》规定,法律上指定的品种才实行备案制度。农药等其他农资产品的经营活动,暂不宜突破现行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来推行备案或登记制度。我们正积极向上反映,尽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四)建立健全各级检测机构,加大检测和问责力度。目前,我们市、县两级农业部门都已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股),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中心(站),并已正常开展检测工作。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都加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牌子,部分乡镇配备了速测设备和人员,开展部分农产品的快速检测。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检测能力的建设,逐步完善县、乡两级速测设备,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推进县、乡两级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工作。对检测出的不合格农产品,强制进行无害化处理,并严厉打击生产不合格农产品的违法行为,确保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五)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专业经营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行业管理各部门的职能职责,加大从业人员培训力度,2015年,市农广校组织6期培训班,培训566人次;市、县两级种子、肥料、农药、兽药、饲料、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行业管理部门2015年共举办了各类培训会(班)120余期,培训从业人员9000余人次。通过各类培训,提高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促进了农资经营的进一步规范。今后,我们将充分利用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和市、县农广校等社会培训能力,组织更加广泛的农资经营从业人员培训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我市农业培育出一支专业化的服务队伍。 

  (六)建立奖惩结合机制,促进农资流通市场科学管理。建立农资流通监管奖惩制度,我市相关部门已在积极的探索研究中。遵义市农业委员会针对一些生产经营者诚信意识淡薄,生产经营假劣农资,损害农资消费者的权益的现象,于今年6月12日,出台了《遵义市农业委员会关于推进农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通知》(遵市农发〔2016〕70号),提出到2020年,建立健全我市农业信用体系,将违法经营农资的经营企业(户)列入失信“黑名单”,对申报政府农业项目的当事人进行信用记录核查,实现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的目的。2016年,通过“贵州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信息平台”,实现农业侵权假冒违法案件的信息共享,强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合力,提升打击农业违法犯罪工作的成效。同时,市农委再次重申了农业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的执行。 

  (七)农资产品的经营品牌,服务遵义农业,促进农资乃至农产品市场良性发展。农资行业经营品牌是长期在市场上获得群众认可的农资产品,我市在部分农资经营上已形成品牌,如“农之本”、“卓豪”等农资经营企业。在种子方面,已有“遵玉”系列玉米种子、仁怀市“红樱子”高粱种子等,茶叶、辣椒等农作物也有很多获得群众认可的品种,肥料方面我们“赤牌”尿素著名品牌等等。这些农资品种和品牌为我们遵义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做出了巨大贡献。市政府鼓励我市农资经营企业做大做强,建立自己的农资品牌,每年都要拿出一定资金在种子育种方面进行扶持,在海南等地建立专门的育种基地,在种猪方面政府也有专项资金扶持许多良种猪供应场,这些都为我市创建农资品牌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8月9日 

    

  (公开发布) 

  (联系人:郑传芳;联系电话:2313962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上一篇:
下一篇: